主資料管理MDM(#1)

Yili Shih
Jul 30, 2021

--

參酌各顧問公司或專家所提見解,

「主資料(Master Data)」歸納定義為:

企業組織聚焦於關切業務運行相關的人或事物主體(題)資料,如: 客戶、市民、病患、員工人事、供應商; 又如: 產品、服務、資產等等。 這些攸關著企業組織的營運結果。

這些主體(題)與組織互動所衍生的數據脈絡內容在沒有刻意的整合管理機制之下,自然是分見於為數不少的應用系統或資料平台,有著各自合用的軟體工具、實體或電子儲存媒體、格式與應用定義。 因此,相似資料的被片段式地各自解讀、或者重疊開發基本上很難避免。

因應科技發展日新月異,新型業務或數位轉型需求,MDM(Master data management) 是一種科技含金量很高的處理機制,也可以說是資料民主化(文明)的過程。

由當責的功能領域專家主導與資訊人員等等利益攸關人參與,透過協作促使分散各地的各種主資料來源被有系統準則地校正對準,產出一致、高品質且易於敏捷地分享引用的數據資產形式,更便利於企業組織運作開創出能變現的資料經濟價值,用於決策支援、促進效率、及提升品質。

企業組織的能耐(capabilities) 是成功的祕訣,MDM特別可以在業務、資訊服務、和數據管理等方面發揮。 想像一下,資料品質與管理會影響到潛客開發、黏住/定著客戶,整合單一視角的客戶體驗。也有些時候,需要出現壞事才能激發出改革決心,特別是一些非直覺可視的潛藏因子。 企業組織恐難以承受失去客戶對於往來資料保護的信賴,因此,很值得專人專責關切MDM議題!

MDM的規畫施作過程的關鍵步驟迴路與注意事項,包含:

. 由業務端驅動科技應用而產生的資料資產價值,須呼應組織的願景、策略、資料文化素養、並滿足利益攸關人

. 盤點定義出資料及顆粒度、工作流程(process)、資料流(data flow)與業務指標(metrics): 利益關係人角色職掌、存取授權,例如: 作業功能負責人、員工的投入。 各資料生命週期的節點如何匯流整合(integrate)或者合併為一(consolidate)。

. 建立可評估的量化/質化以及預期的績效標準

. 商議可改善事項與成本效益估算:資料的完整度與同步安排至為關鍵,單一視角事實(”one version of the truth”)也須考慮因為資料流(時間點)階段不同而有各自的意義

. 那些場域或指標影響MDM議題的可行性或優先性,例如: 資料品質管理工具

至於執行面,至少需要制定資料治理政策,有些企業組織設立「資料完整性委員會」(Data Integrity Committee),用以確保持續遵循維運。 MDM與參考數據(RD, Reference Data)都是與商業交易有關的,MDM關注側重於業務的主體,而RD則用於依照不同指標進行分類以及規範出相似特質的群體。 其他相關的議題還有資料治理政策、元數據管理(metadata management)、作業規則的調整改變。

導入與推動MDM仍然有挑戰或者誤用的情況,例如: 不恰當的解讀與期待、法規上的限制、成堆待釐清的資料頭緒、資料品質不佳、初期高額投資與投入。就未來而言,有些企業組織嘗試跨出範疇往外尋找MDM互利分享,CDO(數據長)可以考慮從協力廠商上下游等生態圈開始啟動,是機會之一卻也伴隨高難度。

--

--